“到目前为止,城市更新包括超大特大城市的建设规划和管理等还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大拆大建。”在7月27日举行的“中国国情与发展”论坛2024年城市更新与超特大城市空间治理专题论坛暨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夏季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谈到对超大特大城市建设的观察和思考。
倪鹏飞认为,如何避免城市更新中的大拆大建,如何更好地完善城市更新和超大特大城市建设,是一个重要课题。
超大特大城市以全球0.51%的陆地面积,聚集了全球13.14%的人口,创造了全球25.91%的GDP。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超大特大城市数量已达到21个。
在倪鹏飞看来,理想的高质量超大城市是产城融合、职住一体、人地匹配的星云城市,是高端多样的活力城市,是聪明包容的人文城市,是安全韧性的生态城市,是便捷互联的智慧城市,还是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
超大特大城市具有多层级多中心网络化都市圈、适度的空间规模和开发强度、适度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巨大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密度、高端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等核心特征。
倪鹏飞指出,我国理想的超大特大城市是多中心、多组团、网格化的多层嵌套体系。但现实问题是,我国目前超大特大城市是单中心、单组团、摊大饼、单层级结构体系。高质量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集中于中心区。生态隔离带建设滞后,交通呈现带状和线状特征,尚未形成网络状结构。为推动超大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他建议,将超大特大城市建成多态嵌套的都市圈。
“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市域面积大多在2000—15000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多处于1000—8000平方公里。建成区总面积多在500—1500平方公里,规模偏小。全市的开放强度多处于0.1—0.2的水平,相对较低。”在空间规模和空间强度方面,倪鹏飞引用数据说,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存在建成区规模偏小、开发强度相对较低的问题。对此,他认为要调整超大特大城市的空间规模和空间强度。
此外,针对超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方面的问题,倪鹏飞建议,保持合理的人口规模和密度,着力提升经济规模与经济密度,培育城市科技制造和金融服务产业实盘配资安全,塑造多数城市顶尖的输出功能。